【疫情期间的家教生活127天,疫情期间的家教生活127天怎么写】

突如其来的“全职家教”

2020年初,新冠疫情暴发,学校停课,企业停工,原本规律的日常生活被彻底打乱,作为一名家长,我从未想过自己会“被迫”成为孩子的全职家教,从3月到7月,整整127天,我和孩子朝夕相处,从最初的焦虑、手忙脚乱,到后来的默契与成长,这段特殊的家教生活成了我们共同难忘的记忆。

起初,我对“线上教学”充满担忧,孩子刚上小学三年级,自律性有限,而学校的网课安排紧凑,作业量却不减反增,每天早晨,我都要像闹钟一样准时催促他起床、打卡、上课,甚至还要兼职“技术员”,调试网络、打印资料、上传作业,更让我头疼的是,孩子总忍不住分心——一会儿偷看动画片,一会儿摆弄玩具,我曾气得摔过课本,也曾在深夜因为辅导作业而崩溃大哭。

从对抗到合作:家教生活的转折

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逐渐意识到,与其对抗,不如调整心态,寻找更适合的相处方式。

【疫情期间的家教生活127天,疫情期间的家教生活127天怎么写】

制定“家庭课表”
我参考学校的课程安排,和孩子一起设计了一份“家庭版作息表”,除了学习任务,我们还加入了运动、家务和自由活动时间,每天下午4点是“跳绳时间”,晚上7点全家一起做手工,这份课表让孩子有了参与感,他也更愿意遵守规则。

把生活变成课堂
疫情期间不能外出,我便尝试把知识融入生活,数学课变成了“超市采购计算游戏”,语文写作则以“观察阳台植物”为主题,科学实验用厨房里的醋和小苏打模拟火山喷发,孩子兴奋地说:“妈妈,你比老师还有趣!”

情绪的自我调节
有一次,孩子因为一道数学题反复出错,我忍不住提高了音量,他突然放下笔,小声说:“妈妈,你凶我的时候,我脑袋里一片空白。”这句话让我瞬间清醒,后来,我学会了“暂停法则”——每当情绪即将爆发时,就去阳台深呼吸10秒,孩子也模仿我,遇到难题时会主动说:“我需要冷静一分钟。”

【疫情期间的家教生活127天,疫情期间的家教生活127天怎么写】

意外的收获:不仅仅是学业

这127天里,孩子的成绩虽有波动,但更让我欣慰的是那些课本之外的成长。

  • 责任感的萌芽:他学会了整理书桌、照顾阳台的小番茄,甚至主动提出“负责晚餐摆盘”。
  • 亲子关系的升温:每晚的“睡前聊天时间”成了我们的固定节目,他会偷偷告诉我“今天最开心的事是爸爸陪我搭积木”。
  • 对生命的理解:疫情期间,新闻里常提到医护人员的付出,孩子画了一幅画送给社区志愿者,上面写着:“谢谢你们保护世界。”

回归常态后的反思

7月,疫情缓解,孩子终于重返校园,开学前一天,他问我:“妈妈,你以后还会陪我写作业吗?”我笑着回答:“但下次换你做小老师。”

这段家教生活让我明白,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陪伴与共同成长,疫情强行按下的“暂停键”,反而给了我们重新审视亲子关系的机会,那些手忙脚乱的早晨、绞尽脑汁的教学游戏、甚至争吵后的拥抱,都成了127天里最珍贵的片段。

【疫情期间的家教生活127天,疫情期间的家教生活127天怎么写】

如今回想,或许未来的某天,孩子会忘记三年级数学题的解法,但他一定会记得,2020年的那个春天,妈妈和他一起用纸箱做了一个“太空飞船”,而爸爸扮演的外星人,总是把“1+1”算成“3”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