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衣执甲,逆行而上—致敬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伟大事迹
2020年初,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,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秩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医护人员挺身而出,以无畏的勇气、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,筑起了守护生命的钢铁长城,他们舍小家、为大家,用血肉之躯抵挡病毒的侵袭,用专业和爱心挽救无数生命,他们的伟大事迹,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歌颂。
临危受命,勇赴抗疫一线
疫情暴发初期,武汉成为风暴中心,医疗资源严重不足,医护人员面临巨大压力,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纷纷请战,主动要求前往最危险的地方。
-
“不计报酬,无论生死”的请战书
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,许多医护人员写下请战书,按下红手印,誓言奔赴前线,他们中有年近六旬的资深专家,也有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护士,一句“我是党员,我先上”展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,而“若有战,召必回”则彰显了医者的职业信仰。 -
除夕夜的逆行
2020年除夕夜,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,但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却在这个夜晚紧急集结,驰援武汉,陆军军医大学、海军军医大学、空军军医大学的医护人员率先出征,随后各省市医疗队陆续抵达,他们告别亲人,义无反顾地踏上抗疫征程。
坚守岗位,与死神赛跑
在抗疫一线,医护人员不仅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,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,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,连续工作数小时,不吃不喝,甚至不敢上厕所,只为节省一套防护装备。
-
“最美压痕”背后的艰辛
长时间佩戴口罩和护目镜,医护人员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,甚至磨破了皮肤,但这些“压痕”却成为他们最美的勋章,许多护士剪去长发,只为更方便穿戴防护服;一些医生因长时间工作,累倒在走廊上,稍作休息后继续投入战斗。 -
“插管敢死队”的生死较量
在重症监护室(ICU),危重患者需要插管治疗,而这一操作风险极高,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感染,麻醉科医生和重症医学科医生组成“插管敢死队”,冒着极高的感染风险,一次次为患者争取生的希望。
医者仁心,温暖人间
除了专业的救治,医护人员还用爱心和耐心抚慰患者的心灵,在隔离病房里,他们不仅是医生、护士,更是患者的亲人、朋友。
-
“方舱医院”里的温情
在武汉方舱医院,医护人员不仅要治疗患者的身体疾病,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,他们带领患者跳广场舞、做呼吸操,甚至举办小型音乐会,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,一位护士在防护服上写下“胡歌老婆”,逗乐了患者,也传递了乐观精神。 -
“90后”医护的担当
在这场战“疫”中,“90后”医护人员展现了非凡的勇气,他们曾是父母眼中的孩子,但在疫情面前,他们迅速成长为抗疫的中坚力量,一位“90后”护士在日记中写道:“非典时你们保护我们,现在换我们来保护你们。”
牺牲与奉献,永远铭记
抗疫期间,许多医护人员不幸感染,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,他们的牺牲,换来了更多人的平安。
-
李文亮医生:吹哨人的警示
李文亮医生是最早发现疫情并发出警示的医生之一,尽管他最终因感染病毒不幸离世,但他的勇气和责任感激励了无数人。 -
夏思思、彭银华等烈士的牺牲
29岁的夏思思医生在救治患者时感染病毒,最终因公殉职;29岁的彭银华医生推迟婚礼奔赴一线,却再也没能回来,他们的名字,永远镌刻在抗疫英雄的丰碑上。
致敬英雄,传承精神
疫情终将过去,但医护人员的精神永存,他们用生命守护生命,用专业和奉献诠释了医者仁心,作为普通人,我们应当铭记他们的付出,珍惜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,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医护人员更多的理解与尊重。
白衣执甲,逆行而上;山河无恙,幸得有你,向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