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期间我的家教故事:疫情期间我的家教故事作文

2020年那个不寻常的春天,当城市被按下暂停键,我的生活却意外地加速运转起来,作为一名有着十年教龄的中学语文教师,我从未想过有一天会隔着屏幕给学生们讲解《岳阳楼记》,更没想到这段特殊的家教经历,会彻底改变我对教育的理解,疫情期间,我不仅是一名传递知识的教师,更成为了连接三十个家庭的情感纽带,在物理隔离中意外找回了教育最本真的温度。

记得第一次打开摄像头进行线上教学时,那种陌生感至今记忆犹新,屏幕里的学生头像整齐排列,却看不到他们低头记笔记时颤动的睫毛,听不到翻动书页的沙沙声,我精心准备的互动环节频频冷场,连平时最活跃的小林也变得沉默,课后,我盯着电脑屏幕发呆,突然意识到:教育的本质从来不只是知识的搬运,而是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化学反应,这种化学反应需要眼神的交流、肢体的互动、即时的反馈,而这一切都被冰冷的屏幕阻隔了。

转折发生在第三周,我决定改变策略,不再追求教学进度,而是每天提前二十分钟进入"教室",轮流和每个学生聊家常,小张说他妈妈是护士,已经一周没回家了;小李分享了他和爸爸一起做蛋糕的失败经历;小王则兴奋地展示他在阳台上种的小葱,这些看似与学习无关的对话,奇迹般地拉近了我们的距离,当我不再只是一个知识输出者,而是愿意倾听他们生活的朋友时,屏幕那头的眼睛开始闪烁起熟悉的光芒。

疫情期间我的家教故事:疫情期间我的家教故事作文

最让我触动的是对小明同学的辅导,这个平时在班级里成绩中等的男孩,在线上教学中表现得异常消极,通过家访视频电话,我才知道他父母都在抗疫一线,家里只有年迈的奶奶和读小学的妹妹,我调整了教学方法,不再要求他按时交作业,而是每天晚上八点和他视频半小时,一边辅导功课,一边帮忙检查妹妹的作业,有一次,妹妹突然举起一幅画说:"老师,这是我画的你!"画中我戴着口罩,头上却顶着一个夸张的光环,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,教育的力量不在于你教了多少内容,而在于你走进了多少个心灵。

疫情期间,我的"教室"延伸到了厨房、客厅甚至卧室,我见过学生穿着睡衣上课的样子,听过他们弟弟妹妹的哭闹声,闻过他们家里飘来的饭菜香,这种打破界限的亲密感,反而让我更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与需求,小丽在嘈杂的环境中无法集中注意力,我教她制作简易隔音耳塞;小刚家的网络总是不稳定,我把课件做成图文并茂的PDF方便他离线学习,这些细微的调整,在传统课堂里可能永远都不会被注意到。

疫情期间我的家教故事:疫情期间我的家教故事作文

线上教学四个月后,我们终于迎来了复课,当我站在教室门口,看着学生们鱼贯而入时,惊讶地发现他们长高了不少,更让我惊讶的是课堂氛围的变化——学生们自发地互相帮助,讨论问题时更加深入,就连最害羞的小美也敢举手发言了,这场疫情,以它残酷的方式教会了我们珍惜面对面的交流,也让师生之间建立起超越课堂的信任。

回顾这段特殊的家教经历,我深刻体会到: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灌输,而是在特定情境下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,疫情期间,我们失去了传统的课堂,却收获了更珍贵的东西——对教育本质的重新思考,当物理空间被阻隔,心灵的距离反而可以更近;当常规被打破,创新的可能才会显现,这段家教故事告诉我,最好的教育永远发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,在教师愿意放下身段、真正看见学生的那一刻。

疫情期间我的家教故事:疫情期间我的家教故事作文

疫情已经过去,但我依然保留着那些线上教学的习惯:课前十分钟的闲聊,个性化的学习建议,对每个学生生活状况的关注,这段特殊时期赋予我的教育智慧,已经成为我教学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,在教育的漫长道路上,我们永远需要保持这种温度——看见具体的人,而不仅仅是抽象的学生;关注鲜活的生命,而不仅仅是冰冷的数据,这或许就是疫情期间我的家教故事,留给我最深刻的启示。

发表评论